建好軍地“連心橋”拓展雙擁“新格局”
文山州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和承載紅色基因的英雄城市,雙擁歷史悠久、根基深厚,鑄就了國家至上、人民至上、奉獻至上的“老山精神”,涌現了“八一勛章”獲得者杜富國等一批英模。近年來,文山州認真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的重要論述,傳承弘揚“老山精神”,書寫了“軍民同心、魚水情深”的文山雙擁篇章。
堅定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總遵循,以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的使命擔當推進雙擁工作。文山州各級黨委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新形勢下,雙擁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的諄諄教誨,自覺發揚擁軍優屬的光榮傳統,始終把雙擁工作作為一項政治性、全局性、戰略性任務來抓,堅決扛起政治責任。當好“第一書記”,實行軍地領導雙向任職,州、縣(市)黨委書記帶頭履行軍分區(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職責,定期研究黨管武裝,現場辦公解決具體問題,嚴肅組織開展黨管武裝述職,每年必過軍事日,必開展軍營開放日活動。辦好“第一要事”,全州各級各部門全力配合駐文部隊完成好戰備執勤、訓練演習等軍事任務,把服務駐文部隊改革和建設作為第一要事,開設軍事工程建設、軍事設施保護等聯審聯批“直通車”,即到即辦、特事特辦、急報急批,研究解決駐文部隊需求90余項,完成31個駐文基層連隊營區周邊環境整治。做好“第一保障”,主動為駐文部隊排憂解難,對州內全國重點軍供站進行改造提升。2019年以來,州級財政安排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經費701萬元,支持部隊糧油水電燃料補貼381.84萬元,幫助改善執勤和工作生活條件。全力做好征兵工作,州、縣兩級分別出臺參軍入伍獎勵辦法,打出征兵工作“組合拳”。
建好軍地“連心橋”,讓軍地雙方密切配合、深度融合。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是文山在不同歷史時期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的重要法寶。我們始終把暢通軍地高效對接作為雙擁工作的重要內容,建好“連心橋”,鋪好“同心路”。實化組織體系,成立州、縣、鄉三級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州、縣兩級雙擁辦實現軍地合署辦公和實體化運行。深化運行體系,建立雙擁工作“雙清單”、區域協調、成員單位專題協商、聯絡員工作會商和情況通報“五項制度機制”,定期收集軍地互辦實事雙清單,派單解決、對單銷號,推動雙擁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強化軍地對接機制,制定黨委議軍會、軍政座談會、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會、專題會議會商等制度,暢通軍地聯絡機制。建立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機制,構建邊境立體化防控體系,打造形成具有文山特色的強邊固防2.0版,堅決為國守好門、為國把好關。
做好擁軍“暖心事”,讓最可愛的人成為最受尊崇的人。始終帶著感情、帶著溫度做好服務保障,把工作做到軍人軍屬心坎上。用心細心安置軍人,將移交安置工作納入黨委、政府年度目標績效考核,對退役士兵連續3年按1:1.2的比例提供事業安置崗位。關心傾心呵護軍孩,出臺軍人子女入學政策,開設入學“綠色通道”,近3年就近就便幫助解決部隊子女入學入托103人,讓軍人不為子女教育憂心。貼心暖心服務軍屬,深入開展助力隨軍家屬就業工程,出臺《文山州軍人隨軍家屬就業安置實施辦法》,各縣(市)按照當年招聘總計劃數的2%,定向招聘隨軍家屬,讓軍人不為軍屬就業分心。
拓展雙擁工作“新格局”,讓雙擁成為全社會共識。以傳承弘揚“老山精神”為主線,以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為抓手,不斷豐富雙擁工作的時代內涵。構建創建格局,州級和8縣(市)同步推進、同頻共振,形成“1+8”雙擁創建新格局。命名系列雙擁示范學校,開設雙擁國防教育課,命名24所“雙擁示范學?!?、4所“國防教育示范學?!?,成立15所“少年軍?!?。建設系列雙擁宣傳載體,開通“雙擁專列”“雙擁巴士”“雙擁的士”,8個縣(市)分別建設一條雙擁街、一個雙擁主題公園,讓雙擁時時可感、事事可及。創作微電影、短視頻、歌曲等藝術作品100余部,榮獲2021年全國雙擁作品征集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涌現出系列擁軍企業,217家企業加入社會化擁軍組織,成立擁軍聯盟,主動參與“情系邊海防”活動。1100家門店作出擁軍承諾,累計服務軍人軍屬、退役軍人5萬余人次,形成以“軍人驛站”為代表的具有文山特色的“百企千店”社會化擁軍新模式。
鞏固軍民合作“好勢頭”,讓軍民魚水情在新時代熠熠生輝。駐文部隊心系地方發展、心系百姓冷暖,積極投身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樹立了新時代人民子弟兵親民愛民良好形象。情系第二故鄉,充分發揮人才、技術、設備優勢,積極參與地方建設。3年來,共投入資金1500余萬元,參與項目建設210個。心系祖國未來,駐文部隊傳承弘揚“帳篷小學”“南疆紅領巾輔導站”等光榮傳統,把“關愛工程”融入戍邊使命,一次次走進校園,一次次接過沉甸甸的聘書,一次次聲情并茂向學生講解國防教育、英烈事跡。心系人民安危,哪里有急難險重,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在麻栗坡“9.02”特大山洪泥石流、丘北“5.27”暴雨洪災、疫情防控等戰場上,駐文部隊官兵義無反顧、勇挑重擔,以血肉之軀筑牢人民的“安全堤”。某駐文掃雷部隊人人爭當雷區逆行者,手拉手蹚過雷場,用熱血和青春書寫新時代革命軍人的風采榮光。
巍巍老山,見證著一個個動人的雙擁故事;悠悠盤龍河,彈奏著一曲曲和諧的軍民魚水新歌。未來,文山將以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為引領,進一步弘揚“老山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奮力打造新時代雙擁工作示范樣板,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